初秋時節(jié),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蒙海鎮(zhèn),成片的玉米即將收獲,一株株玉米稈掛著沉甸甸的棒子,在藍天下隨風輕輕搖曳。
9月3日,記者來到蒙海玉米科技小院的試驗示范田,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營養(yǎng)學專業(yè)博士生徐俊平隨手輕輕掰開一根玉米棒子,金黃飽滿的玉米粒緊緊地簇擁在一起?!斑@個品種叫西蒙六號,比當地傳統品種畝產可增加15%左右。”他說道。
“這些娃娃們種地有一手,改了我們的老思想?!闭驹谝慌缘拿珊f?zhèn)水渠口村農民張建兵豎起了大拇指。
徐博士提供的新品種玉米,他家今年種了30畝,預計畝產達2000斤,比傳統種植畝產提高了300斤,預計每畝增收約400元。
據介紹,蒙海鎮(zhèn)今年玉米種植面積5萬畝,其中新品種種植面積4萬畝,大部分來自玉米科技小院。除了推廣種植新品種,徐俊平還指導農戶在玉米拔節(jié)期噴灑廉價的阿維螺螨酯,免受紅蜘蛛等病蟲害影響;玉米地里兼種高粱,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2019年,農業(yè)農村部、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和杭錦后旗四級農牧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與中國農業(yè)大學國家農業(yè)綠色發(fā)展研究院聯合建立杭錦后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蠻會向日葵科技小院等7個科技小院。
當年,徐俊平被派到蒙海玉米科技小院,針對當地玉米品種雜亂、氮肥利用率低等問題,開展了“耐密高產節(jié)肥型綠色玉米新品種篩選評價”工作。在試驗田中,他引入24個玉米品種,經過3年試驗,為當地篩選出實現噸良田的玉米品種,并將前期形成的“春玉米雙綠雙控技術模式”推廣種植1600畝,為農民增收30余萬元。
“小徐研究出啥好品種,我第一個試種,準保錯不了?!薄皩<易屛矣衩椎乩锛娣N高粱,還真能防治病蟲害?!痹诓稍L現場的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夸贊著科技小院帶來的變化。
據了解,玉米科技小院成立至今,先后有32名碩博士研究生駐村服務,圍繞當地農業(yè)生產中的問題開展科學研究。4年間,徐俊平一邊在科技小院工作,一邊讀完了碩士,去年還順利考取博士研究生。
“今年我們試驗了玉米和拉巴豆混作模式,通過測產,青貯畝產可達到4.6噸,比傳統單作玉米增產18%,計劃明年推廣種植,每畝收入預計達到2500元左右?!?/p>
杭錦后旗現代農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李杰告訴記者,科技小院與當地的農民、種植大戶、專業(yè)合作社緊密結合起來,推廣了先進的農業(yè)技術,提供了及時的服務保障,為現代農業(yè)綠色發(fā)展賦能,真正實現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記者 梅剛)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