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里,氣溫很低。近日,記者走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新街鎮(zhèn)大荒地村的溫室大棚,看到棚內溫暖如春,蔬菜蓬勃生長,好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種植戶周鈺芳正在忙碌,一行行的土壟上,前幾天剛栽下的今年第一茬黃瓜秧苗,鉆出地膜,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周鈺芳按比例配好水肥,背起桶子去澆苗。澆著澆著,周鈺芳頭上冒出了汗珠,看了眼大棚里掛的溫濕度計,“嗯,溫度有點高了,別熱著黃瓜苗了,我這就去打開窗戶透透氣,降降溫。”
“我家大棚占地面積5畝,全部種黃瓜,效益好得很?!敝茆暦急P算著,“過幾天就是春節(jié)了,村里合作社要現場分紅,眼瞅著又是一個高興年?!?/p>
像周鈺芳這樣的家庭,在大荒地村還有很多。全村65戶家庭,有48戶加入了合作社,跟著搞蔬菜大棚,日子都過得不賴。
別看如今村民日子過得紅火,過去的大荒地村可不是這樣的光景?!霸瓉磉@里就跟村名一樣,荒得很,沒產業(yè),環(huán)境還差?!贝蠡牡卮妩h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村合作社理事長張林保說,“轉機來自于我們探索出的‘龍頭企業(yè)綁合作社、合作社綁農戶’的‘雙綁’聯農帶農模式?!?/p>
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先行。大荒地村應該發(fā)展什么產業(yè),才能擺脫集體經濟薄弱的困境?
2020年,大荒地村黨支部牽頭領辦了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在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和大理耘飛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共同組建現代設施蔬菜生產經營聯合體。農戶以土地、資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參與生產并按協議分紅;合作社將流轉的土地以5畝為一個經營單位承包給社員進行生產。耘飛公司負責蔬菜種子選育,種苗嫁接、育苗,統(tǒng)一生產技術;農民負責種植、采摘,再由耘飛公司統(tǒng)一銷售。通過這樣的“雙綁”,構建了農戶、合作社、企業(yè)之間緊密聯系的利益共同體。
剛成立合作社時,很多農戶不看好,也不愿加入。建大棚,要先投錢,萬一失敗打水漂了怎么辦?
張林保一咬牙,以個人名義為合作社申請了300萬元銀行貸款,又動員了14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技術都是耘飛公司的技術員來教,黃瓜成熟了,公司收走統(tǒng)一賣,我們跟著干就行。這么一合計,我們覺得指定能行?!敝茆暦颊f,她家成了最早加入合作社的農戶之一。
僅僅兩年功夫,合作社就提前一年還清了銀行貸款,農戶收入節(jié)節(jié)高。
“我們夫妻倆原來在外地打工,一年也攢不下多少錢,還顧不上娃娃念書?,F在好了,回家種黃瓜這幾年,我家的房子也裝修好了,前陣子還買了輛小汽車,開上新車外出串門,別提多高興了?!敝茆暦夹Σ[瞇地說。
說話間,村那頭開過來一輛電動車,下來的是村民周紅斌,他去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第一次跟著種黃瓜就嘗到了甜頭。
“我起先在外打工干廚師,但還是覺得在家門口就業(yè)好。去年,我聽說村里在搞第二期‘雙綁’大棚基地建設,就回村種植了兩畝半黃瓜,沒想到第一茬效益就不錯,今年還要繼續(xù)跟著干。”周紅斌說。
近年來,大荒地村已有21位40歲以下的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其中大學畢業(yè)生4人。如今,他們個個都成了合作社的黃瓜種植技術骨干。
“如果當時不踏出這一步,現在就沒有這個產業(yè)。過去,大荒地村民小組一年僅有不到2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如今,村集體經濟連年增長,2024年突破了20萬元。經濟發(fā)展起來了,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你看我們村多美??!”張林保領著記者在村里頭轉悠,整潔的柏油路向村莊深處延伸,路旁的月月紅開得紅艷艷,一幢幢漂亮的小樓房點綴其間,白墻黛瓦與民居彩繪相映成趣,一個花園式的村莊躍然眼前。
這幾年,村里辦起了“村晚”,全村人一起吃年飯,現場分紅,舉行村民趣味運動會,其樂融融,還吸引了周邊村民乃至縣內外游客參加。
“今年‘村晚’,你打算參加啥活動?”記者問。
“要是辦拔河比賽,我肯定要上的,圖個好兆頭嘛?!敝芗t斌笑著說。
“現在還有城里來租房過年的人嘞,再往后,我們打算把餐飲、民宿也搞起來,再辦一個老年幸福食堂和幼兒園,發(fā)展鄉(xiāng)村旅居產業(yè),讓大荒地村不僅‘面子’靚,‘里子’更美?!睆埩直Uf。
(吳開睿、張化對本文亦有貢獻)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