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平臺,網絡暴力行為時有發(fā)生,其嚴重損害當事人人格權益,擾亂網絡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自8月1日起施行。作為中國首部針對網絡暴力信息治理的專門性立法,《規(guī)定》共有七章34條,將與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做好有效銜接,有力提升網絡暴力治理效能。
厘清網絡暴力信息概念?!拔遗c一些網民意見不合,有人對我進行冷嘲熱諷,這可以被稱為‘網暴’嗎?”此前,由于網絡暴力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給精準治理網暴帶來困難。對此,《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網絡暴力信息是指通過網絡以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個人集中發(fā)布的,含有侮辱謾罵、造謠誹謗、煽動仇恨、威逼脅迫、侵犯隱私,以及影響身心健康的指責嘲諷、貶低歧視等內容的違法和不良信息。通過“列舉式定義”,《規(guī)定》對網絡暴力行為進行精準劃分。全面理解相關定義,有利于準確把握網絡信息違法與否的邊界,幫助判定信息發(fā)布者行為是否具有侵害性、違法性和可苛責性,實現依法管網治網。
及時查明網暴行為主體?!兑?guī)定》要求,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fā)布、即時通訊等服務的,應當依法對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加強用戶賬號信息管理,為遭受網絡暴力信息侵害的相關主體提供賬號信息認證協助。網暴行為溯源難、確定主體難、證據固定難:攻擊者仗著網絡言論的匿名性,躲在屏幕背后“信口開河”“按鍵傷人”;被攻擊者自行取證維權難度大,大多只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兑?guī)定》發(fā)揮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網暴治理中的主體性作用,通過靈活多樣的審核監(jiān)管措施,及時查明行為主體,讓肆意妄為的施暴者無所遁形。
建立健全全流程多層次治理體系。此前,多家互聯網平臺在網絡暴力的技術治理和平臺規(guī)則層面有過多項有益探索,但治理措施同質化程度較高,容易被人為規(guī)避,單一主體難以發(fā)揮組合效應。加強對信息內容的識別檢測和安全審核、健全網絡暴力信息預警模型、為網暴受害用戶提供幫扶救助、加強落實監(jiān)督管理和法律責任……此次《規(guī)定》對信息服務提供者、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監(jiān)管部門等各方的責任均有涉及,內容涵蓋治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有助于各主體之間實現內外協同共治,各自承擔起對網絡信息進行篩選、審核、監(jiān)管的責任,實現對網絡暴力的多方位治理。
網絡雖是虛擬空間,但絕非法外之地?!兑?guī)定》綱舉目張,從信息內容治理的維度,為依法嚴懲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撐。期待隨著《規(guī)定》的實施,多方共同參與,維護良好網絡生態(tài),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