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據北京市政府網站“首都之窗”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發(fā)布《北京市實施行政處罰程序若干規(guī)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實施行政處罰程序若干規(guī)定
(1996年9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號令發(fā)布 根據2018年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77號令第一次修改 根據2023年11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311號令第二次修改)
第一條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市各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應當遵守本規(guī)定。
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以及依法受委托的組織在委托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適用本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
法律、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及本市其他規(guī)章對行政處罰程序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三條 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可以決定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的區(qū)人民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交由能夠有效承接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使,并定期組織評估。決定應當公布。
第四條 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另有規(guī)定的外,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
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兩個以上行政機關都有管轄權的,由最先立案的行政機關管轄。
對管轄發(fā)生爭議的,應當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發(fā)現屬于其他機關管轄的違法行為,應當將有關線索和證據及時移送具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
第五條 行政機關因實施行政處罰的需要,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協(xié)助請求。除緊急情況外,行政機關應當書面提出協(xié)助請求。書面協(xié)助請求應當載明請求協(xié)助的事由、事項、協(xié)助方式、協(xié)助結果反饋期限和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并加蓋行政機關印章。
協(xié)助事項屬于被請求機關職權范圍內的,應當依法予以協(xié)助;不屬于被請求機關職權范圍內的,應當及時告知請求機關。
第六條 違法行為涉嫌犯罪或者職務違法的,行政機關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及時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
司法機關、監(jiān)察機關依法將案件移送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有管轄權的,應當接收并在依法作出處理后三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反饋移送機關;沒有管轄權的,應當及時告知移送機關。
第七條 行政機關應當加強行政執(zhí)法信息化建設,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fā)現違法線索、提示提醒違法行為、開展調查或者檢查,提高行政執(zhí)法效率和規(guī)范化水平。
行政機關對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采集的數據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嚴格限制其使用范圍,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第八條 執(zhí)法人員依法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遵守下列程序:
?。ㄒ唬┫虍斒氯顺鍪緢?zhí)法證件;
?。ǘ└嬷斒氯藬M作出行政處罰的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等權利,并充分聽取當事人意見;
?。ㄈ┨顚戭A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ㄋ模⑿姓幜P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拒絕簽收的,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注明;
?。ㄎ澹┰趦蓚€工作日內將行政處罰決定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以及行政機關名稱,并由執(zhí)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依法可以當場收繳罰款的,還應當向當事人出具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專用票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專用票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九條 除依法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符合下列條件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立案:
?。ㄒ唬┯凶C據初步證明存在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
?。ǘ┮婪赡芙o予行政處罰;
?。ㄈ儆诒拘姓C關管轄。
第十條 執(zhí)法人員調查案件應當依法收集證據。證據包括:
(一)書證;
?。ǘ┪镒C;
?。ㄈ┮暵犢Y料;
?。ㄋ模╇娮訑祿?;
?。ㄎ澹┳C人證言;
?。┊斒氯说年愂?;
?。ㄆ撸╄b定意見;
?。ò耍┛彬灩P錄、現場筆錄。
證據必須經查證屬實,方可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第十一條 執(zhí)法人員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應當主動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表明身份、出示執(zhí)法證件、說明來意和事由,并告知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義務。
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有權要求執(zhí)法人員出示執(zhí)法證件。執(zhí)法人員不出示執(zhí)法證件的,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有權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檢查。
第十二條 執(zhí)法人員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ㄒ唬┻M入與被調查或者檢查對象有關的場所進行勘驗、檢驗、檢測、監(jiān)測等;
?。ǘφ{查或者檢查的過程進行文字、音像記錄;
?。ㄈ┎殚?、復制有關資料;
?。ㄋ模┰儐柈斒氯?、有關人員;
?。ㄎ澹┮筇峁┯嘘P資料或者就有關情況作出說明;
?。┓伞⒎ㄒ?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其他措施。
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zhí)法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予以協(xié)助并如實回答詢問,不得拒絕或者阻撓。
第十三條 執(zhí)法人員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應當規(guī)范制作調查筆錄或者填寫行政檢查單。調查或者檢查完成后,執(zhí)法人員應當將筆錄、檢查單交由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核對并簽名或者蓋章。無明確當事人和有關人員或者當事人、有關人員拒絕在筆錄、檢查單上簽名或者蓋章的,執(zhí)法人員應當注明情況并簽名。
第十四條 行政機關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
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先行登記保存的,執(zhí)法人員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并補辦批準手續(xù)。行政機關負責人認為不應當先行登記保存的,應當立即解除。
第十五條 行政機關實施抽樣取證或者先行登記保存,應當通知當事人到場并全程錄音錄像。執(zhí)法人員現場制作物品清單,一式兩份,記錄物品名稱、數量、規(guī)格等情況,清單經當事人核對并簽名或者蓋章后,一份交付當事人。
當事人不到場、拒絕簽收的,執(zhí)法人員可以邀請見證人現場見證并簽字確認。沒有見證人或者見證人拒絕簽字的,由兩名以上執(zhí)法人員在清單上簽字并注明情況。
原地保存先行登記物品可能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或者存在其他不適宜原地保存情況的,可以異地保存。
第十六條 行政機關對先行登記保存的物品,應當及時采取記錄、復制、拍照、錄像等措施保全證據,并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下列處理決定:
?。ㄒ唬┬枰M行技術檢驗或者鑒定的,送交檢驗或者鑒定;
(二)依法應當沒收的,決定沒收;
?。ㄈ┮婪☉斠扑陀嘘P部門處理的,移交有關部門;
(四)不再需要先行登記保存的,退還當事人;
?。ㄎ澹┓?、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其他處理方式。
逾期未作出處理決定的,先行登記保存自動解除。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中止案件調查,中止調查的原因消除后,應當立即恢復案件調查:
?。ㄒ唬┬姓幜P決定必須以相關案件的裁判結果或者其他行政決定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或者其他行政決定尚未作出的;
?。ǘ┥婕胺蛇m用等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三)因不可抗力致使案件暫時無法調查的;
(四)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其他應當中止調查的情形。
實施違法行為的公民已經死亡或者法人、其他組織已經終止,且無權利義務承受人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終止案件調查。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等權利。
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不得因當事人陳述、申辯而給予更重的處罰。行政機關未依照前款規(guī)定履行告知義務,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不得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明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行政機關擬作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北京市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組織聽證。
第十九條 調查終結,執(zhí)法人員應當就案件的事實、證據、處罰依據和建議,向行政機關負責人書面報告。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移送其他機關等決定。
第二十條 對情節(jié)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對情節(jié)復雜、重大的違法行為未作出規(guī)定的,由市級行政機關作出規(guī)定。
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應當經市或者區(qū)人民政府批準的行政處罰,應當報經批準后作出決定。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機關應當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進行法制審核:
?。ㄒ唬┥婕爸卮蠊怖娴?;
?。ǘ┲苯雨P系當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權益,經過聽證程序的;
(三)案件情況疑難復雜、涉及多個法律關系的;
(四)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進行法制審核的其他情形。
符合前款規(guī)定情形,法制審核通過的,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作出決定;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
第二十二條 行政機關依法決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并加蓋行政機關印章:
?。ㄒ唬┊斒氯说男彰蛘呙Q、地址;
?。ǘ┻`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事實和證據;
?。ㄈ┬姓幜P的種類、依據,以及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適用情況;
?。ㄋ模┬姓幜P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ㄎ澹┥暾埿姓妥h、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經市或者區(qū)人民政府批準的行政處罰,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載明。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機關依法決定不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制作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ㄒ唬┎粷M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
?。ㄈ┻`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ㄋ模┏醮芜`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
?。ㄎ澹┊斒氯擞凶C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
第二十四條 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并加蓋行政機關印章: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不予行政處罰的結論、理由和依據;
?。ㄋ模┥暾埿姓妥h、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五)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第二十五條 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行政處罰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案情復雜,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辦案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案件辦理過程中,檢測、檢驗、檢疫、鑒定、評估、公告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第二十六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當事人同意并簽訂送達信息確認書的,行政機關可以按照當事人確認的傳真、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方式,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等送達當事人。
第二十七條 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載明的期限內,按照規(guī)定的方式履行。需要繳納罰款的,除依法當場收繳外,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或者通過電子支付系統(tǒng)繳納。
銀行代收罰款或者通過電子支付系統(tǒng)繳納罰款的具體辦法,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在繳款期限屆滿前提出書面申請,經行政機關批準,可以延期或者分期繳納。
當事人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有明確的申請事項、理由和履行承諾。申請延期繳納罰款的,應當明確擬申請延期的期限;申請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明確擬分期繳納的期次和每期繳納的金額、期限。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ㄒ唬┑狡诓焕U納罰款的,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加處罰款的數額不得超出罰款的數額;
?。ǘ└鶕梢?guī)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依法處理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匯款劃撥抵繳罰款;
?。ㄈ└鶕梢?guī)定,采取其他行政強制執(zhí)行方式;
(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的規(guī)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行政機關批準延期、分期繳納罰款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期限,自暫緩或者分期繳納罰款期限結束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行政機關可以結案:
(一)行政處罰決定執(zhí)行完畢的;
(二)不予行政處罰的;
?。ㄈ┌讣扑陀嘘P機關的;
?。ㄋ模┌讣K止調查的;
?。ㄎ澹┢渌麘斀Y案的情形。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違法實施行政處罰,或者收繳罰沒財物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 本規(guī)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