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17 11:35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wǎng)
9月15日,通遼市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zhèn)滿目蒼翠,樟子松迎來了松塔豐產期,青褐相間的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預示著豐收的希望。
“我們只要樟子松的松塔,油松和云杉的松塔需要挑出來?!痹谟挲埳鷳B(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晾曬場里,60萬斤松塔幾乎鋪滿整個場地,一眼望去,仿佛蓋上了一床地毯。公司經理孫宏峰帶著工人們在“地毯”上仔細排查。
孫宏峰一邊篩選一邊介紹不同松塔之間的區(qū)別:“紅松的松塔比較大、種子也沉,市場價格相對便宜;樟子松的松塔偏小,通常100斤松塔能出1斤種子,1斤種子市場價在200元至260元左右,山西、陜西、河北、吉林、遼寧的育苗單位都搶著要呢!”樟子松耐寒耐旱,是我國北方地區(qū)人工造林先鋒樹種,廣泛應用于“三北”工程建設。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晾曬場上的松塔價值竟然超過百萬元!加上正在采收的松塔,產生的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
這是孫宏峰第一次在努古斯臺鎮(zhèn)收購樟子松松塔,卻不是他第一次接觸這里的樟子松。2014年,作為治沙項目施工方,他和植樹隊隊員們用一棵棵樟子松固住了流沙。10年后,在同一個地方,他見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偉力。
據(jù)了解,為遏制科爾沁沙地蔓延,通遼市于2014年實施“雙千萬畝”綜合治理工程,在沙地里栽種了41.4萬畝樟子松,其中僅努古斯臺項目區(qū)的幾個嘎查,就栽植樟子松2萬余畝。
如今,曾經“無風三尺土”的努古斯臺鎮(zhèn)逐漸變?yōu)橐黄G洲?!敖衲暧晁?,松塔產量高,而且據(jù)目前已經收購的松塔來判斷,項目區(qū)的松塔品質比我在其他地區(qū)收購的要好很多?!睂O宏峰臉上掛著笑。最讓他自豪的,是親手種的樟子松結出了“金果子”。
同樣高興的還有項目區(qū)附近的村民。從8月初開始,努古斯臺鎮(zhèn)白音淖爾嘎查村民烏日汗家院子里就一直堆著大包大包的松塔,高峰期時,一天能收購2萬斤。“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到項目區(qū)里采松塔,采一斤能掙8毛到1塊錢,有的村民一天能掙500塊錢?!睘跞蘸拐f。
看到村民和企業(yè)受益,最高興的是科爾沁左翼后旗林業(yè)工作站站長朝克吐。自1991年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yè)后,他就一頭扎進沙地里,至今已與風沙博弈了34載。為了讓沙地早日披上綠裝,他帶領團隊潛心研究,經過反復實驗,于2012年推出“深栽淺埋”造林技術,使苗木成活率從50%提升至90%以上,同時節(jié)水超50%。有了新技術加持,科爾沁沙地治理走上“快車道”。
對于朝克吐來說,綠起來只是沙地治理的第一步,讓老百姓富起來才是最終目標。為了讓項目區(qū)的生態(tài)效益衍生出更多經濟效益,他做過諸多嘗試——林下種經濟作物、樟子松嫁接紅松、發(fā)展沙地林果產業(yè)……2024年,項目區(qū)里樟子松的松塔火了,臨近退休的朝克吐高興得像個孩子:“我一直盼著項目區(qū)能產生經濟效益,讓老百姓更多受益,沒想到今年給了我這么大的驚喜。我去現(xiàn)場走訪了,還估算了一下,采松塔一個人至少增收3000塊錢。”想到通遼市全市范圍內栽種的樟子松面積,朝克吐心里盤算著,這些樟子松每年能結出幾百萬斤松塔。
一棵棵樟子松迎風挺立,不僅為沙地披上綠衣,也結出了實實在在的“金果子”。從治沙到致富,從綠起來到富起來,科爾沁大地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故事未完待續(xù)。(記者 薛一群 見習記者 賈雪)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